第4章

书名:略论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历史传统荀子帝尧无删减全文 作者:动荡不安的红太郎 更新时间:2025-01-21

反常的、暂时的现象。在人们的观念中,天下本来是一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当时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蜂起,纷纷扩张自己的领土和势力。天下没有了“共主”,于是先有“五霸”起而承担号令诸侯之责,接着便是各国直接承担起统一天下的使命。有一种不断兼并扩张的驱动力,推动着各国不断地吞掉周边小国、弱国,最终走向各国的统一。这就是由春秋之初的所谓“八百诸侯”到战国时的“七雄”,最后到秦始皇的一统天下的历史过程。

先秦诸子就是在这种对分裂的不安和走向统一的大潮中应运而起的。诸子的学说都是出于对西周“一”的秩序瓦解的不安,他们纷纷提出的救世治国的方案,都旨在使天下重新归于“一”,或定于“一”。统一是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自我意识。正是在这种政治形势下,对统一的追求格外强烈。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一”的概念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虽然也有过像公孙龙那样“离天下”的主张,那不过是一种与主流观念极不协调的怪论,他的主张是孤立的,没有引起人们认真的对待。正如荀子所说,所谓“大儒者,善调一天下者也”。

先秦诸子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人追求统一的政治心态和政治情感,也奠定了后世统一思想的理论基础。在整个中国古代,大一统形成了政治传统和政治思想传统。无论是政治家、学者还是平民百姓,都无可怀疑地维护统一。出现分裂时,就会激发出整合国家并使之归于统一的强烈冲动。得“一”则安,出现“分”、“多”、“乱”的情况则惶惶然。

三、 中国人的“天下”观

上古三代统一的历史传统和先秦诸子阐述的思想塑造了中国古人的政治思想。在人们的观念中,三代的圣王都是“天下”的共主。帝尧以其仁德“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并“协和万邦”。而舜的仁政和刑罚则使“天下臣服”。禹的威势更是“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夏商周三代更不必说,所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