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多了,大型机械的投入使用,让很多作业变得相对简单和轻松。不过,那个时候,几乎全部都要靠手工,苞谷、高粱、芝麻和大豆,还好搞一些,拿着镰刀尽管乱砍就是了。就是花生太难搞,拿个钉粑,一钉粑一钉粑的给刨出来,然后抖抖泥土,放在一边码好堆,等待晚上一起运到场面子里,再进行充分的晾晒,等到晒干以后,整个场地的交响乐就开始了,噼里啪啦的到处作响,所有人都是一个动作,拿起一把花生秧子,有的垫个板凳,有的垫个小桌子,有的垫几块砖头什么的,开始了摔花生。就这个摔花生的过程,都能持续一个多月,有时候,甚至小麦都已经播种完了,花生还没有摔完。秋收期间最有意思的,还是放狗逮兔子和浇水灌老鼠洞,这些都是我们比较喜欢干的活,随着庄稼的收割,一些窝藏的兔子开始着了慌,到处狂飙,那时候村里的狗也不少,瞬间就开始了你追我赶的场景,最后的结果,兔子肯定是跑不了的。那个时候,吃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手工制作完成的,像什么豆瓣酱了、咸菜了还有妈妈的手擀芝麻叶面条了,那种味道总是让人念念不忘,回味悠长。
尤其是手工打粉条的难忘场景,至今都让我印象深刻。一边是粉碎机,旁边是一个大盆,大盆上面支个架子,把一张宽大的白纱布绑在架子的四周,另外一边是支好的下面点着柴火的大口锅,整个流水线需要好几个人协作才能完成。随着粉碎机的轰鸣声,搅碎出来的红薯粉渣,被流入到提前准备好的小盆里,再把小盆里的粉渣倒在白纱布上,随着白纱布人为的抖动,把更细的红薯粉过滤到下面的大盆里,然后用温开水开始进行和粉,把和好的粉团放在提前准备好,下面带有不同孔径的大瓢里,再用木锤进行敲打粉团,就变成了一串串的粉条,流入到已经烧开水的大锅里,煮熟之后再进行过凉,最后挂起来进行晾晒,直到晒干为止即可。现在想要吃点真东西,那可真是不容易,虽说那个时候的手工,确实费时费力,但都是真材实料,吃着放心又好吃,返璞归真确实很难,更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