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书名:麻绳当从细处连,自知为治苦命人结局+番外 作者:建议多一点冷静 更新时间:2024-11-18


我们是否可以将日常陷入摆烂状态归因于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如果基因真的决定了个人的意志力,如一些中年人所言,那我们还有翻盘的机会吗?当我审视镜中的自己时,时常会思考,我的奋斗目标是否真的成全了自己。无论答案如何,我们需要用科学理解心理,而非鸡汤。相较于那些营销成功人士提出的意志力培养方法,我们应更早意识到童年时期,尤其是水窍形成敏感期受到的伤害,并尽力弥补。心理学、哲学、神经学、生物学和教育学中的一部分理论达成了默契,它们互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派,其中有些相互支撑,听起来非常坚固。例如,人类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缺失会对成年后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所谓的意志力造成破坏。

个人认为,无论是心理学还是精神分析,其发展方向都应努力向科学靠拢,比如以神经科学和医学为基础。遗憾的是,目前许多流行的观点研究过程大多仅遵循因果分失,为了卖点强行抽取某个观点,不论其背后的限制条件,不去思考其发展过程。但这对我来说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我的老师曾教导我,学术研究不能追兔子,不能跟着自己坚信的无法证实的理论体系一路跑下去。非常感谢他的警示,因为仔细想想,真的是剪了个漂亮的鸡毛当令箭,又无法统一标准。就像维特根斯坦索引中提到的,某些哲学家一辈子都在强行武装自己的理论。而当一个人的行为底层逻辑存在过多解释性时,对于这个人的认知来说是很危险的。例如,将所有负面行为归结于一个原因,那么这个命题是否值得相信?童年的情感缺乏是否会使你产生不可逆的习惯性的半途而废?

让我们追溯这套理论的起源。20世纪50年代,约翰·巴尔比提出了一套依恋理论并加以验证。早期,他的理论倾向仍然是将多数个人行为视为人与人之间长期情感纽带的半生物产物。这意味着人处于社会体系中,所有行为,无论是个人决定还是社会决定,其实来自于社交过程中对社交对象的好恶。他将这种早期的依恋单纯归因于进化过程的产物,即在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