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少了
江清源眉头轻皱,“旺福,把披风给我。”
旺福嘟嘟囔囔不太情愿,到底还是把出来时带上的兔毛披风递给了江清源。
“这是夫人新叫人给少爷做的,说是入了秋天凉。出府一趟要是没了,夫人难免会伤心难过。”
江清源不闻不问,只当自己听不见。
他一扬手把披风旋开,把老乞丐从头到尾盖的严严实实。
手里拿的油纸饼递过去,他还从腰间的荷包里摸出了一串铜钱。
“老人家请吃。”
刚及总角之龄的少年唇红齿白,眉目清隽坚毅,打扮的像个金童,任何年龄段的人看过去都会有好感。
“谢谢小恩人赏赐,谢谢小恩人赏赐。”
老乞丐忙不迭点头感谢着,把油纸饼送到嘴边儿大口吞咽。
江清源的眉头皱了起来。
“老人家,这并非赏赐或施舍。”
他神色郑重,“我观你虽浑身是伤,却手脚健全。府里正缺洒扫,这可以算做提前支给你的月银。”
老乞丐鸡爪似的手一抖,手里的油饼抖掉好大一块酥皮。
“小公子说笑了。”
“我年纪虽幼,从不与人轻言说笑,更何况是与长者。”
江清源眸光平静,看老乞丐的眼神就像看常人一样。他特地蹲下来,方便和缩在墙角的老乞丐视线平视。
旺福眼角都湿了,这样的世道下人如猪狗。也只有少爷赤子之心,把肮脏的老乞丐当个真真正正的人来看。
得主如此,旺福何求?
老乞丐眼神瑟缩,怯懦的结巴着。
“我、我、怎么能……”
任谁都看得出来江清源是故意这么说,好给他一个安身立命之处。一时的施舍,比不上一辈子的负责。
“只是洒扫,院里的活不是很重。”
江清源掏出怀里便宜娘亲叫人绣的帕子,动作轻缓的擦拭老乞丐脸颊沾染的雨滴。
老乞丐偏头想躲,又硬生生止住。
“谢贵人恩情,可是……我有亲人流落在外,欲沿路乞讨北上寻他,恐不能伺候小公子了。”
这话一出,连旺福都替他惋惜。自家少爷是多么好的一个人,这老乞丐终究是错过了。
江清源不易察觉的紧了紧眉心,“……无碍。血缘亲情,总是该去寻的。可要我帮你托人打听……”
“不用了不用了!”
反应过来自己情绪过激,老乞丐抖了抖胡须。
“北上太远,就不劳烦恩小公子了。今日之赏赐,铭记在恩……”
“并非赏赐。”
江清源顿了顿,目光自他全身上下打量而过。
最终盯着他伶仃手腕上的红绳,“而是交换。”
“我出三个油纸饼并一吊钱,便买你这红绳吧。”
闻言老乞丐神色一滞,说不清是感动还是别的。单手颤颤巍巍的解开红绳——这条红绳脏污的几乎看不出本来颜色。
他用同样脏污的双手要给江清源系上,后者不闪不避任他动作。
老乞丐轻轻叹息,“望有缘与小公子再见。”
短暂的邂逅结束后,江清源心不在焉的继续沿着巷子往菩萨庙走,连旺福要打伞都没拒绝。
看在旺福眼里就是心系那老乞丐安危,一颗赤子心软嫩的像块豆腐。
唯有江清源自己知道,他绝不是那样的人。
刚才那老乞丐绝对不是真的乞丐,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他在现代社会,做过几年乞丐。
“小子,你听我跟你说……”
识海里的老爷爷又开始bb叨叨,就好像他刚才没有安静过似的。
江清源摸了摸手腕上的红绳,照例不多搭理他。
多停留了这么一遭,赶到菩萨庙时,日头已经开始渐渐西斜了。
珠子似的小雨又下得小了,若有若无的朦胧下着。
漆红的门朝两边开,菩萨庙里的钟声悠悠荡荡,混杂着淡淡的檀香气。
“阿弥陀佛,小施主来了。”
头顶光秃秃的胖和尚守在门口,见来的人衣着不凡,立马笑得见牙不见眼。
这地界儿的人其实都知道,所谓“菩萨庙”只是个小庙。庙里人靠收收香火钱过活,平常的符水请神都是不灵的。
一般都只来拜拜图心安,奈何江府讲究些,请愿还得还愿。
“家母前些时日重病,求过菩萨保佑。现在病好了,我来替她还愿。”
江清源从荷包里又摸出一吊钱。
“阿弥陀佛,小施主有心了。”
收到钱之后,胖和尚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实。他殷勤的引着江清源去见菩萨像,顺便拿了几根最粗的香。
庙里墙根底下泛着青苔的绿意,地上潮湿湿的有些滑,又加上浅浅一层的积雨。
江清源难免走得慢,就见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好似比平日多了不少。
“师傅,今时也不是节,来的人怎么这么多?”
胖和尚笑了笑,“是我师祖云游归来,叫乡里人都知道了。别看这庙小,我师祖可是有真本事的。”
“他老人家年过九十,还鹤发童颜,说不得比我看起来还年轻。”
江清源不置可否的颔首。
跪坐在土黄色的蒲团上,他挥了挥手让旺福先出去。
面前的菩萨宝相庄严,惟妙惟肖,眼角眉梢都带着悲天悯人的意味。
八岁的小少年神情严肃,闭眼跪在蒲团上诚心拜着,看着就让人忍俊不禁。
求神拜佛有用吗?
江清源不知道。
但便宜父母亲对他都挺好,让他享受了一把前世享受不到的待遇。因而此时此刻跪坐在这蒲团上,他是真心的。
把最粗的香全都点上,不偏不倚地插入香炉最中央。
他再拜了拜,就转身离开,去了长廊上。
廊前一只燕子在细雨中横横斜斜地飞着,羽毛被粘的潮湿厚重,很快就无所依靠的落在了雨幕里。
江清源只身闯进烟雨里,把这只笨燕子捡回来放在廊里。
“阿弥陀佛,小施主有心了。”